top of page

《小紙團》名家導讀

  • Writer: 水滴文化
    水滴文化
  • Jan 16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Feb 24



▍作者的話

從一個紙團開始打造的微型城市

文字/本書作者瑪麗特.寇可(Marit Kok)


《小紙團》開始於一個簡單的靈感——有一天,我桌上出現了一張揉成一團、皺巴巴的紙。我開始思索:他為什麼在這裡?他會遇到什麼事情?他會碰到哪些東西?他在想什麼?……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建構出角色、故事,以及一個微型城市,而小紙團的故事,就在這個城市中展開。


每個角色,都有自己的故事

我試圖將《小紙團》中的每個角色賦予人設,希望讀者更能夠認同他們,甚至可以將自己投射其中,讓故事更有深度與真實感。故事的主角小紙團,是一個被丟棄的皺紙團,卻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的渴望。他在城市中發現了其他同樣被遺棄的物品,這些小傢伙各有特色,也各有自己的回憶與故事。小紙團與他的新朋友結伴同行,就像帶著讀者前往一段溫暖又動人的冒險,讀者或許也可以在其中,找到與自己情感和經歷相呼應的共鳴


全手工打造,紙的微型城市

有了故事雛形後,接下來就得將想法具象化,並且確立故事的風格和整體的氛圍。為了讓這個微型世界更有層次與肌理,也能夠承載我腦袋裡不斷咕嚕咕嚕冒出來的各種可能性,我決定捨棄傳統插畫,使用手工紙以及大量紙板作為媒材,以全手工打造出每一幕場景,試著將現實世界和想像力融合在一起。我希望這種運用紙材打造的效果,能讓讀者更沉浸在故事裡,像是在探索一個活生生的微型世界,也像是看電影一般身歷其境


用創意,讓「沒用了」的物品重生

「永續」是《小紙團》的核心主題。我希望透過這個故事,用輕鬆的方式呈現回收與再利用的重要性。故事中那些被認為「沒用了」的物品,因為被重新賦予新生命,而再次綻放光彩。小紙團的冒險鼓勵我們重新審視身邊那些「沒用了」的東西,並利用創造力讓它們擁有新價值。期待這本書可以是有生命力又充滿奇幻色彩的作品。


//

▍推薦語

◆跟著小主角的一場旅行,進入有著真實元素,卻也充滿想像力的探險世界。透過作者微型攝影視角、光影與場景的設計,畫面中的真實與想像並行著,創造出不同層次的閱讀體驗。──李若昕|繪本作家


◆生命中每個際遇,能成為夥伴,都是難得可貴的事。我們在服務他人中,同時獲得自身價值的肯定也意外的得到許多溫暖。小紙團不再只有他自己,而在這個服務之中成為一個整體,當我們進入這樣的連結中,喜悅的感受也從心底展開!──林辰唏|演員、作家


◆這個故事最打動我之處在於,它帶著孩子們發現,缺少零件的東西並不是壞掉,而是有機會找到新夥伴,組合出全新的變化,啟發他們對「組合與創造」的想像力。身邊的物品蘊含無限可能,只要用心,就能賦予它們新的生命。──查理小姐|插畫家


◆創作者突破了二維的限制轉換概念,運用了紙板特質營造城市街景與棄物再利用的可能。──賴嘉綾|作家、繪本評論人


◆每個被丟棄的物品,都曾承載過某人的故事與溫度。一個意外飄落的小紙團,卻用最純粹的善意,開啟了改變的可能。透過作者精緻的微型場景,我們看見回收之外的另一種選擇:當我們願意停下腳步,重新凝視那些殘缺的事物,或許能找到事物重生的契機。──檸 檬|「檸檬的家」粉絲頁版主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18 by Les Gouttes Press. 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