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Guide導讀

~一起深入讀~

  • Writer: 水滴文化
    水滴文化
  • Jan 16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Feb 24


ree

▍作者的話

從一個紙團開始打造的微型城市

文字/本書作者瑪麗特.寇可(Marit Kok)


《小紙團》開始於一個簡單的靈感——有一天,我桌上出現了一張揉成一團、皺巴巴的紙。我開始思索:他為什麼在這裡?他會遇到什麼事情?他會碰到哪些東西?他在想什麼?……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建構出角色、故事,以及一個微型城市,而小紙團的故事,就在這個城市中展開。


每個角色,都有自己的故事

我試圖將《小紙團》中的每個角色賦予人設,希望讀者更能夠認同他們,甚至可以將自己投射其中,讓故事更有深度與真實感。故事的主角小紙團,是一個被丟棄的皺紙團,卻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的渴望。他在城市中發現了其他同樣被遺棄的物品,這些小傢伙各有特色,也各有自己的回憶與故事。小紙團與他的新朋友結伴同行,就像帶著讀者前往一段溫暖又動人的冒險,讀者或許也可以在其中,找到與自己情感和經歷相呼應的共鳴


全手工打造,紙的微型城市

有了故事雛形後,接下來就得將想法具象化,並且確立故事的風格和整體的氛圍。為了讓這個微型世界更有層次與肌理,也能夠承載我腦袋裡不斷咕嚕咕嚕冒出來的各種可能性,我決定捨棄傳統插畫,使用手工紙以及大量紙板作為媒材,以全手工打造出每一幕場景,試著將現實世界和想像力融合在一起。我希望這種運用紙材打造的效果,能讓讀者更沉浸在故事裡,像是在探索一個活生生的微型世界,也像是看電影一般身歷其境


用創意,讓「沒用了」的物品重生

「永續」是《小紙團》的核心主題。我希望透過這個故事,用輕鬆的方式呈現回收與再利用的重要性。故事中那些被認為「沒用了」的物品,因為被重新賦予新生命,而再次綻放光彩。小紙團的冒險鼓勵我們重新審視身邊那些「沒用了」的東西,並利用創造力讓它們擁有新價值。期待這本書可以是有生命力又充滿奇幻色彩的作品。


//

▍推薦語

◆跟著小主角的一場旅行,進入有著真實元素,卻也充滿想像力的探險世界。透過作者微型攝影視角、光影與場景的設計,畫面中的真實與想像並行著,創造出不同層次的閱讀體驗。──李若昕|繪本作家


◆生命中每個際遇,能成為夥伴,都是難得可貴的事。我們在服務他人中,同時獲得自身價值的肯定也意外的得到許多溫暖。小紙團不再只有他自己,而在這個服務之中成為一個整體,當我們進入這樣的連結中,喜悅的感受也從心底展開!──林辰唏|演員、作家


◆這個故事最打動我之處在於,它帶著孩子們發現,缺少零件的東西並不是壞掉,而是有機會找到新夥伴,組合出全新的變化,啟發他們對「組合與創造」的想像力。身邊的物品蘊含無限可能,只要用心,就能賦予它們新的生命。──查理小姐|插畫家


◆創作者突破了二維的限制轉換概念,運用了紙板特質營造城市街景與棄物再利用的可能。──賴嘉綾|作家、繪本評論人


◆每個被丟棄的物品,都曾承載過某人的故事與溫度。一個意外飄落的小紙團,卻用最純粹的善意,開啟了改變的可能。透過作者精緻的微型場景,我們看見回收之外的另一種選擇:當我們願意停下腳步,重新凝視那些殘缺的事物,或許能找到事物重生的契機。──檸 檬|「檸檬的家」粉絲頁版主

 
 
 
  • Writer: 水滴文化
    水滴文化
  • Nov 29, 2024
  • 2 min read

Updated: Jan 2


ree

親子一起當「時間的守護者」吧!

──蘇懿禎 本書譯者


「動作快一點!」這句話是許多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,尤其在緊湊的早晨或急需出門的時刻。然而,當話語脫口而出後,許多媽媽總是隨之而來的自責:「我又說了不該說的話。」


ree

對於孩子來說,時間的流逝並不是那麼具體而明顯的概念。他們沉浸於當下的每一刻,專注於自己喜愛的活動。無論是穿衣服、玩玩具還是吃早餐,對孩子們來說,所有的事情都是現在正在發生的、有趣的時光。他們並不會刻意去關注時間的流動,甚至也不理解耽誤別人的概念。當媽媽急促的提醒「快一點」時,孩子們並不明白為什麼需要加快腳步,因為對他們來說,時間並不是一件值得擔心的事情。這種對時間概念的缺乏,使孩子與成人之間常常產生衝突,尤其當媽媽陷入趕時間的焦慮時,這種衝突就變得更加尖銳。


媽媽們的焦慮並不是無中生有的。如中川宏貴所言,社會是由各種約束與規定組成的,時間則是這些約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。遲到意味著不僅是個人生活的混亂,也會影響到他人,甚至牽連更多人。媽媽們明白自己有義務維持一個有秩序的生活節奏,這樣不僅對她們自己有利,對孩子也會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然而,這種節奏與孩子天性的自由和無拘無束,形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。媽媽們需要讓孩子理解時間的意義,並適應這個有規律的世界,這使得媽媽們時常在扮演「時間的守護者」這個角色。


ree

當我一開始翻閱這本書時,以為這不過是一本讓媽媽再次自責的書籍。這類型的書籍總是透過反覆強調媽媽的疏忽,讓她們不斷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,最後又因為孩子的無私愛意而感動。這些書籍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——透過情感勒索讓媽媽們買單,並且強化媽媽們在家庭中應有的「完美形象」。

 


ree

在本書中,當孩子天真的問媽媽:「為什麼要一直說快一點?」時,媽媽並沒有陷入自責的情緒中,而是給出了一個現實而直接的回答:「因為你不快一點,我們就會遲到,讓其他人也受到影響。」媽媽的這番話揭示了她作為一個成年人所背負的責任——維持社會運行的秩序,不只是為了自己,也為了孩子和他人。這本書的作者中川宏貴以其一貫的獨特風格巧妙處理了這個議題。他並沒有僅僅站在孩子的角度,指責媽媽的焦慮和緊張,而是讓讀者看到了雙方的難處與需求。媽媽並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存在,她只是承擔著現實生活中的壓力,而孩子則是因為無法理解這些壓力,才顯得不配合。這樣的故事設計讓書中的衝突更具現實感,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。

 
 
 

ree

【導讀】 放下手機,珍惜與孩子共度的時光 黃筱茵(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)


《爸爸,火車上有一隻老虎!》結合了溫暖的情感與奇妙的想像,描繪小男孩與爸爸一同搭上火車、準備去海邊玩途中發生的驚奇遭遇。故事的結構融入了不同層次的趣味:是孩子引頸期盼的親子小旅行、是歡樂滿滿的搭火車派對,作者其實也藉這部作品,對童書經典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致敬。不一樣的地方是:《莎莉》一書強烈對比成人世界的現實與兒童強大的幻想世界,本書則讓想像力擁抱回應孩子的需求,肯定親情最終還是能帶來安慰與力量,讓故事裡的爸爸總算真的看見自己身旁的孩子,為彼此創造美好珍貴的記憶。


這則故事宛如一支聲音此起彼落的快樂舞曲。我們看見小男孩父子上車後,接著是老虎上車、一群鱷魚上車、三隻大河馬上車、一群小豬上車……每位/組乘客上車都伴隨著歡鬧的聲響、配備與動作。作者刻意在這些乘客登場時設計了一些看似突兀的元素:很有威嚴的老虎戴著高禮帽,卻一轉眼就沉浸在漫畫裡;應該原本就會游泳的鱷魚帶著游泳圈、鏟子和水桶,一副要到海邊大玩特玩的模樣;河馬直接帶還在冒煙的茶和QQ糖上車,還跟所有乘客們分享……不過這些奇妙的元素凸顯了孩子樂於分享和參與的包容力,短短的火車旅程,孩子就能跟各式各樣的乘客統統打成一片,彰顯了童年時,所有的一切都是遊戲與學習的特色


本書最重要的關鍵當然是故事從開始到尾聲,爸爸對於身旁世界的態度如何轉變。說是陪孩子去海邊玩,爸爸卻從在火車站候車起,就一直只把目光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手機上,對孩子觀察到的事物還有孩子的心情與企盼渾然不覺。爸爸沒發現鄰座的乘客是老虎!沒發現河馬請他喝的茶!也沒發現拖著長長裙擺的巴哥犬打翻他的茶!就連整座車廂已經亂成一團鬧翻天,撲克牌滿天飛、糖果四散,後來動物們嚇得全部一股腦衝出車外,爸爸還是在端詳自己的手機。這裡誇張的情節設計當然是對當代社會的父母們如何被手機與3C世界控制操弄的強烈提醒。我們總說孩子們花太多時間在3C世界,可是如果身為父母,都完全沒察覺自己日常生活中手機依存的程度有多麼強烈,又怎麼可能好好珍視身邊真實存在的關係與人事物,看見孩子眼中的世界呢。


故事的尾聲,老虎的肚子裡傳來模模糊糊的手機鈴聲,但是小男孩說:「我才不在乎呢……因為我跟爸爸手牽著手。」親子關係最重要的莫過於此,父母不僅人在孩子身邊,也全心全意地與孩子同在,真的看見他們眼裡的喜怒哀樂,悉心珍惜彼此共度的每一刻,這才是愛帶來的、最好的禮物。

 
 
 

© 2018 by Les Gouttes Press. 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